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94章(1 / 2)

“臣……”他用余光快速瞥过戚暮山,却没得到回应,只好在心里默默擦汗,“只听戚侯爷谈论过此事,虽不知详情,但臣觉得侯爷说得对。”

昭帝似是怀疑地凝视着萧衡,看得萧衡感觉凳下火焰马上就要烧上来了,这才哂笑一声道:“萧卿还是这般真性情。”

萧衡讪讪一笑。

“既然如此,又该派谁主理此事?昭帝继续问。

戚暮山道:“臣认为,假如孟道成确有问题,他能屹立不倒至今,或许牵扯重大,恐会联手欺上瞒下,故当选一位足以威慑的人主理,再遣一公正清明之官以监察。前者人选可由陛下定夺,至于监察官,不如从朝中新秀择选,一来新官上任势头正盛,二来也可栽培提拔有志之士。”

对付小小一林州知府,随便从翰林院中揪个人出来都能压人一头,然而戚暮山这番话令昭帝不由谨慎起来——那人既要位高权重,又需深得信赖,只能从皇亲国戚里选。

宫中皇子尚且年幼,唯一封王的皇子去年才及弱冠,余下的亲王就只剩昭帝的六弟福王,以及二侄子瑞王、三侄子晋王、小外甥端王。

说是任由定夺,但昭帝明白戚暮山其实早有所选:“戚卿是想朕任命福王吧?”

戚暮山道:“臣不敢替陛下擅自做主。”

“有何不敢?”昭帝笑说,“这世上还有什么你不敢的事?”

戚暮山低声闷咳,认真地想了想,说道:“有,臣不敢与陛下对饮。”

昭帝微愣,过了须臾,轻轻叹了口气,声音柔和几许:“你身体有恙,朕也不敢让你多饮酒。”

秋雨落窗边,声音渐渐地小了。

昭帝接着道:“林州那边朕会考虑的,时候已不早,二位爱卿舟车劳顿,还是及早回府休整为好。”

戚暮山与萧衡便依言告退。

刚要将暖手炉还给宫女,就听昭帝拦道:“戚卿若是喜欢这暖炉,拿去便是。”

戚暮山手伸了一半,闻言顿住,随后缓缓收回。

“……谢陛下。”

-

走出殿门,凉意再度袭来。

静候的内监们作势要撑伞,戚暮山转头看了眼萧衡,萧衡于是谢绝了他们,只要来一把伞,与戚暮山一同往宫门去。

等离远了,四下也无宫人,萧衡才问道:“侯爷,选福王前去调查是否有些不妥?”

戚暮山挑眉道:“怎么说?”

“虽说福王殿下乃陛下股肱之臣,但……”萧衡打量一圈四周,凑近戚暮山耳语道,“下官听闻,早年为解国库亏空,福王帮衬着没少榨取获利,此番再交由福王,属实不太妥。”

戚暮山轻笑:“那大人觉得此事该交给谁才妥当?”

萧衡道:“下官觉得应交给瑞王,虽然那瑞王整日流连风月场所,鲜少过问朝政,可每年开春定国策时,他总要为黎民争得三分活路,更难得的是,这些年来竟没一个官员能往瑞王府送进半文钱。若此事交给瑞王,孟知府定然瞒不住上头。”

“大人说得在理。”戚暮山将暖炉从袖间抽出,端详着上边云样金纹,微叹道,“陛下又怎会不知呢?”

萧衡顿时噤声。

“但就算将这些话告诉陛下,最终去林州的人选还会是福王。”

“为何?”

“萧大人,您是文臣,我呢,曾是个武将。”戚暮山眉眼弯起,温润如玉,“朝堂之上尚不可缺一文一武,陛下身边也不可缺一忠一奸。”

萧衡恍然大悟。

戚暮山伸手到伞外,望向镕金的天际:“而且,派福王去还有一个目的。”

天边一点金光倒映在戚暮山眸中,他收回手,重新覆在暖炉上。

“为了一箭双雕。”

-

养心殿。

李志德拂袖斟茶,笑说:“陛下,靖安侯和萧少卿此次出使当真有功劳,带回的珍品比往年的还多。”

墨如弃只是略微颔首,不置一词。

李志德快速瞥了一眼,轻轻放下茶壶,改口道:“奴婢观陛下状似思虑,不知陛下有何不称心处?”

墨如弃举杯浅抿:“朕在思虑林州一事,你方才应当都听见了。”

李志德道:“陛下恕奴婢在屏风后听得一清二楚。不过靖安侯所言极是,福王也确合适,陛下若还在忧虑,想来是拿不定辅佐福王调查的官员了。”

墨如弃从鼻间发出一声轻哼,默认了李志德的话。

李志德打量着圣上的神色,来到其背后,捏起肩膀:“今年朝中有不少新贵,陛下该仔细考量了。”

他的手比宫妃更有劲,捏得墨如弃逐渐舒展眉头。昭帝说:“要说今年的新贵,还是大理寺那位新任的少卿叫朕满意。”

李志德道:“那位程少卿年轻有为,前途不可估量,陛下何不多加提点一二?”

墨如弃哂道:“李志德,你这是在替朕做决断么?”

李志德放缓手中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