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49章(2 / 2)

我提起这些东西,我也就是试着做做。”

老太太点点头,从始至终面色不变,还是一副温和的模样,目光怜爱的看向杨冬湖:“难怪,那什么山楂我也是第一回听说呢,下回也做给我尝尝?”

这副模样老太太倒像信了这个借口,杨冬湖悄悄松口气:“行啊,现在不是山楂的季节,等过了暑热,到时候咱们去山上摘新鲜的回来做。”

赵方初在旁边虽然不能吃,但他也要坐在旁边看着才行,被桃子的香甜糊住了鼻子,也不顾上旁人说什么。

老太太伸手揉了揉他的发顶,笑道:“小可怜,等好了在吃。”

赵方初欲哭无泪,嗯嗯可两声尽力隐忍。

杨冬湖怕话题依旧围绕在自己身上会透露更多让老太太起疑,将吃完的碗放下,擦了擦嘴巴道:“快到乞巧了,听人说桃园旁的明月桥那一带集会三天不断,还有人往桃园里奉巧果子,往河里飘花灯,到时候咱们也去凑个热闹?”

“奶奶,到时候你也去吧,出去透透气。”杨冬湖拉着老太太的胳膊央求道。

老太太拍了拍腿,声音轻柔:“我腿不好,走不了到时候还耽误你们玩,我就不去了,不过。”

她揽过杨冬湖伏在自己腿上:“我会做花灯,到时候给你糊个别致的,保证别人都没有,好不好?”

赵方初没得吃,玩必须有自己的份,他怕老太太把自己忘了,赶紧插嘴:“奶奶,我也要。”

“好好好。”老太太笑呵呵的应下,又看向杨春晓:“你们仨一个都少不下。”

这样的日子杨春晓也没凑过几回热闹,如今见奶奶不忘自己,心下有些感动:“谢谢奶奶。”

“一听这事你倒来劲,成天吃玩,别的心思一点儿没有。”

朱翠兰吃完了开始收拾剩下的残羹冷炙,就几个碗,收拾起来不麻烦,杨春晓要抢过去,被她按下坐稳:“你也歇歇,几个碗争抢啥,又不会累着。”

说着她还唠叨了几句赵方初:“一听这事你倒来劲,成天吃玩,别的心思一点儿没有。乞巧那天要用的帕子你绣了没,香囊呢?光去凑个热闹?”

她虽然嘴上是这样说,但是心里头也盼着赵方初到那天能出彩,若是一举能找个好夫婿,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。

赵方初一听这话就蔫了,皱眉耷拉着头不回话。

其他的杨冬湖能帮他,奉桃园的巧果子做出来要多精巧都行,但他的绣工比赵方初还不如,若是替赵方初绣帕子,怕是他这辈子也难嫁出去。

乞巧节原来是姑娘哥儿们凑在一起比绣工的日子,不知从何时起,渐渐的热闹也多了起来,牛郎织女的故事太过动人,有人认为若是能在这日找到长相厮守之人,便能一辈子不离不弃。

传言不知真假,但是有好意头谁不想往前凑凑。

乞巧汉子求女,看的先是绣工后才是容貌,那日有想求姻缘的姑娘,便会想尽法子的把自己绣的最好的帕子及香囊带在身上,有看中的人,慷慨相赠以示情义。

若是汉子也收下,便是二人心意相通,第二日即可找媒人上门说亲。

赵方初绣工一般,抵不上朱翠兰的三成,若是他有杨安锦的那一手好绣工,朱翠兰也不必忧虑至此。

她唠叨了几句知道赵方初听不进去,甚至都想自己上手替他绣,但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,朱翠兰有那个心也怕会落个不坦诚的名声。

吃完了桃子日子又是一晃而过,原本说好的赵洛川上山不过半月就回,但从他走那日细算,如今已过了十六天有余,再有两日就是乞巧,不知他赶不赶得上回来。

杨冬湖等的着急有些闷闷不乐,树上的桃子熟的快,每日都能摘下半篮子,现在树上剩的被叶子一挡也就看不见多少了。

当下正是燥热之际,摘下来的鲜桃子放不久表皮就开始变的干巴不易储存,好好的桃子浪费了可惜,杨冬湖索性把没吃完的也用蜜腌了起来,留作桃花饼的馅料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